第一财经日报 一直以来备受诟病与误解的信用评级行业,即将拥有统一的规则与纪律,整个评级业有望因此迎来新的转折点。《第一财经日报》记者获悉,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(下称“交易商协会”)将于近期择时发布信用评级自律指引。
昨日,交易商协会举行第二届信用评级专业委员会(下称“评级委员会”)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。评级委员会成立于2010年10月,是交易商协会组织评级业务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的专门机构。
在这次会议上,连任主任委员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,目前,《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市场信用评级业务自律指引》(下称“自律指引”)已经由交易商协会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,并且在中国人民银行备案,即将于近期出台。
“自律指引的出台,将为评级业的自律管理体系的建设奠定基础。”据巴曙松介绍,自评级委员会成立以来,专门设立了行业自律规范小组,着手制定自律指引文件;整个起草过程历时一年多,在此期间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和反馈。
一位接近交易商协会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,“自律指引已经制定完毕,接下来,就等合适时机予以发布了。”
第二届评级委员会成员、中诚信国际执行副总裁何敏华向本报记者称,在自律指引正式公布后,还将出台更多相关细则,例如评级行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,以及针对评级机构的评价机制,通过优胜劣汰,更好地促进评级行业的未来发展。
近年来,随着中国债券市场的迅速扩容,信用评级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交易商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,我国评级业收入规模已经从2005年的不到4000万,发展到去年的近5亿元;从业人员则从2005年的不到100人,发展到去年的近1000人。
与此同时,评级业的级别竞争乃至级别采购现象屡见不鲜,不仅破坏了行业秩序,更是严重损害了整个行业的声誉。多位评级机构高管表示,“希望自律指引的出台,可以真正起到规范作用,推动评级业的长远、健康发展。”
“交易商协会希望先做行业自律指引,待到实践检验后成熟了,可以上升为行业管理办法,以增加权威性和约束力。”上述接近交易商协会的知情人士说 |